杨关根,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肛肠病诊疗中心主任,杭州市肛肠病诊疗中心主任,浙江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及杭州市医学Ⅰ类重点学科带头人,杭州市C类高级人才,省市级保健专家,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被评为2009年浙江省十佳医师,2010年中国优秀医师,201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突出贡献奖,201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杰出贡献奖,2017年中国便秘研究杰出贡献奖,2017年浙江省医师协会大肠肛门病杰出贡献奖,2018年被评为杭州市首届优秀医师奖,2021年被评为首届浙江省“仁心仁术奖”。
与国内外著名专家共同倡导下成立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及亚太结直肠联合会亚洲结直肠盆底疾病联盟,推动了我国结直肠盆底医学领域与国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杨关根主任专研便秘及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治,倡导重视便秘的诊治工作,多次参与国内便秘诊治指南标准的制订,积极推进便秘的合理治疗,促进浙江省便秘诊治水平的提高。先后担任国际盆底疾病协会秘书长,亚太结直肠联合会亚洲结直肠盆底疾病联盟秘书长,国际大学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病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杭州市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国肛肠病杂志》编委。《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结直肠病学》编委,《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编委。杨关根主任于1976年开设肛肠科特色门诊,1991年初创建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历年来获省市各级科技成果奖8项,主持与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30项左右,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在我国相关领域顶级杂志共发表论文50余篇。培养科室医师三十余名,培养与带教进修医师150余名,培养研究生26名。
在杭州老百姓心中,提到杭州市三医院,除了皮肤科,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科室,那便是肛肠科。市三医院从1976年开始开设肛肠门诊,距今已逾40年。市三医院肛肠科从无到有,从最初的一个人坐门诊到现在建立起了一支精英团队,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名字:杨关根。杨关根在市三医院待了46年,以医院为家。这46年,既是他个人事业从空白到绚丽的过程,也是杭州市三医院肛肠专业从无到有的过程。
无心插柳,成就三院肛肠科奠基人
1973年,杨关根来到杭州市三医院,分配到了普外科工作。那时候的外科并没有具体的细分,从头到脚全部都看。工作3年后,浙江省卫生厅组织了一次肛肠科的学习班,由名老中医陆琦授课。“当时没人愿意去参加,我在科室里年纪最小,领导跟我谈话,我就答应下来了。”无心插柳的一次机会,最终成就了杨关根。
1985年,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普外科下的肛肠组,只有杨关根等2位医生。1991年1月8日,杭州市三医院肛肠科正式成立。成立之初,科室配了4名医生,6名护士,18张床位,而成立第一天,他们就收治了23位病人,病床一直加到走廊上。
进入21世纪,肛肠科不断取得突破:2001年,成为杭州市重点学科,2004年成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2010年成为浙江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2011年顺利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完成各级课题5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基金5项,获省市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7项,杭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还连续2次成功承办大型国际便秘会议,连续8年每年举办省级及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受到学员的好评,累计接收省内外进修医师120余人。每年,科室里都要派5-6人参加各类国际会议,同时还邀请国外的专家前来科室讲课。
杨关根自己也带出了不少肛肠专业的人才。“目前我这儿毕业出去的硕士研究生已经有20余人了,大部分在全国各地的三级医院工作,都是科室的业务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锐意进取,主动出击寻找病人
提起肛肠科成立时候的状况,杨关根感慨颇多,还找出了一张拍摄于1992年的科室成员照片。“看,这位就是许医师,只是现在人已过世了。”杨关根指着其中一位女医师说,声音略微低沉。
1976年,杨关根从肛肠学习班回来后,一面参与普外科的工作,一面“单练”肛肠专业,坚持每周开两个半天的肛肠门诊。
病人少,就诊率低,让杨关根有些坐不住。当时杭州各个厂矿医院卫生室都与市级医院挂钩,杨关根便从市三医院挂钩的厂矿医院“下手”。
“我就利用平时休息的时间,没事就往他们卫生室跑,给他们上课,宣传肛肠疾病的科普知识。”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肛肠疾病可以治疗,也知道杭州市三医院有个叫杨关根的,技术很好的医生。
随着杨关根不懈的努力,科室病人越来越多。1985年,医院给杨关根调来了一位女医生做搭档,就是许医师。许医师非常敬业,也是杨关根事业上的好伙伴。两人常常一起下基层,去厂矿医院讲课、宣传,无论三伏烈日还是数九寒天,从不耽误。
建科初期,科室里人很少,条件简陋,有时候杨关根做完一台手术后,还要和家属一起抬担架,把病人从手术室抬到五楼病房,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就是这么一个简陋拥挤的小科室,在20多年时间里,业务收入足足翻了70多倍,手术病例、门诊人数也排在了医院前列,成为了杭州老百姓心中的肛肠专业第一选择。
业大 精于勤,
术专 攻于备,
癝盛 形于治,
德广 行于思,
志坚 铭于心,
水有源,便滔滔不绝
术有本,而枝繁叶茂
杨关根说,市三医院肛肠科能有今天的辉煌,靠的是大家,劲足、心齐,不断努力不断发展,也离不开医院领导的支持。
成就满满,能为患者解决病痛是最好的成就
在杨关根的办公室里,挂满一幅幅大红锦旗,每一幅的背后,都有一个他为病人祛除病痛的故事。“一刀解决六年苦一生难忘杨主任”,指着其中一幅锦旗,杨关根说起了锦旗背后的故事。
送锦旗的是一位来自衢州的病人,患有严重的出口梗阻性便秘,病史长达七八年,每次大便到了肛门口,就再也出不来了,要用手指抠出来,非常痛苦。为了治疗便秘,她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没想到,手术之后,便秘愈发严重了,长期的便秘让病人痛不欲生。
后来,经人介绍,病人找到杨关根。分析了她的情况,杨关根认真制定了手术方案,手术经肛门一次完成。手术之后,病人大便变得非常顺畅,每天大便一到两次,肚子也不再痛了,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病人非常感激杨关根,专程做了锦旗来答谢。
对于医生来说,能为患者解决病痛,是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也是最强的努力动力。为了帮助病人战胜疾病,杨关根和他的团队在肛肠外科领域不断探索,治疗水平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并且在大肠肿瘤、顽固性便秘、肛门良性疾病治疗这三大领域形成了自己明显的优势。
对大肠低位肿瘤,过去,离肛门口8厘米以下的直肠肿瘤,就没办法进行保肛手术,手术后,患者只能在腹部接一个粪袋子装大便,非常不便。现在,离肛门口4厘米的直肠肿瘤,也能施行保肛手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坚持不懈,只要人在杭州节假日都来医院
如今,杨关根从医已经46年,他认为,要当好一名医生,首先要有过硬的技术,就要靠自己平时不断钻研,刻苦练习,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医生,一定要多问多看多学,不能怕苦。除了技术过硬,医生还要有一颗乐于为病人服务的心,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理解他们的心情。对于患者不懂的地方,更应该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从医46年,他已经养成了以医院为家的习惯。只要当天做过重大手术,他就会住在医院里,方便查看病人的情况。多年来,不管是双休日,还是逢年过节,只要人在杭州,他都坚持到科室里来转转,看看病人的情况。
就这样,市三医院肛肠外科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在杨关根的带领下一步步壮大。杨关根常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但让他深感欣慰的是,在他的示范效应下,科室里的年轻医生个个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他说,医生是个很辛苦的职业,医生们在值完夜班后,第二天还要继续做手术,看门诊,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是非常平常的事情。肛肠外科的工作不仅累,而且脏,经常和大便打交道,但科里的医生从来没有任何怨言。节假日,很多人放弃休息,来医院查房,了解病人的情况,工作不计较时间。
多年来,肛肠外科还形成了一个传统,每年举办两次家属联谊会。杨关根说,当医生工作忙照顾不到家里,没有家属的支持可不行,所以更要好好感谢家属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汪长健供稿,学会秘书处叶杨整理,王峻审核))
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微信号:HZAIM1983